资源向大发行商倾斜,Top10付费游戏销量占总数的8%
品类方面,竞速、生存、开放世界、暗黑、科幻等品类及题材受到玩家追捧,射击、FPS、奇幻等玩法和题材热度衰减,如射击类的代表《绝地求生》销量同比增速下滑18%,CS:GO销量下滑1000万份,《上古卷轴:天际》销量下滑200万份。
《报告》统计,2018年Steam全球销量前十的产品有9款属于射击和动作品类,《绝地求生》毫无悬念拿下第一,累计销出1600万份,其中,单中国玩家就贡献有630万份,占比约四成。Steam开发商V社产品CS:GO排名第二,销量达到1100万份。值得注意的是,《绝地求生》和CS:GO也是榜单中唯独2款销量超过千万的产品。
2018年,Steam Top10付费游戏销量占Steam当年总销量的8%,比2017年高出1个百分点,马太效应有所加剧。《报告》认为,Steam设置阶梯型分成模式,以及提供发行商官方页面,均有意对大发行商进行资源倾斜,导致压缩非头部游戏生存空间。
造成Steam更加青睐头部产品和厂商的原因,可能与产品实际销量有关。在2018全球付费游戏销量Top10中,只有2款来自独立和中小型开发者,且有超过一半的产品发行三年以上。
针对Steam重点关注大型发行商的特点,海外分发平台主要通过降低分成比例试图与Steam竞争,其中如Epic Games Store祭出了平台只抽成12%的优惠动作。国内平台基本没有触动分成比例,主要采取尝试通过全平台社区、捆绑增值服务和外部合作等竞争手段。
Steam对外部竞争者的反应不多,纵观2018年,Steam主要新动作主要在用户层面,多在进行平台功能迭代,以及商店改版、优化内容消费场景的体验。
国产独立游戏商业化宝地,中国玩家受二次元影响深
中国区销量榜单Top10与全球玩家选择存在较大差异,特点是更加多元化,以及出现更多国产独立游戏。如《太吾绘卷》在中国区获得了百万销量,《中国式家长》、《失落城堡》则分别获得了70万和50万销量。
该数据表明Steam已经成为国产独立游戏重要的商业化渠道,同时国产独立游戏销量绝大多数来自中国的数据也预示,国产独立游戏仍处起步阶段,非常依赖于本土粉丝的垂青,产品全球竞争力尚有很大不足。
不过从整体销量结构来看,中国区和非中国区基本相同,都偏好动作、冒险类等人气品类。在题材选择上中国玩家方才体现出不同,与非中国玩家相比,中国玩家更加喜爱动漫、科幻、奇幻以及有擦边球内容的产品。
处于亚太文化圈的中国玩家,明显受二次元影响更深,对于动漫等题材的接受程度,也较非中国区玩家高出许多。
从评论角度看,评论与销量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,如《绝地求生》中文评论则为41%,与2018年中国区销量达四成非常接近,《太吾绘卷》和《中国式家长》96%的评论都为中文评论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。
可以发现中国玩家热衷购买多人竞技、吃鸡、横板过关和角色扮演游戏,喜欢在动漫、养成、横板过关、Roguelike等游戏下互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