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切实提高广大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,筑牢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“防火墙”。近期以来,公安民警、社区工作人员、电信管理局、金融部门工作人员立足实际,宣传、管控“两手抓”,通过建立全天候、多形式、多媒介、立体化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体系,让反电诈宣传知识入眼入耳、入脑入心。
遭遇电诈 及时止损
“我每天都能接到几通归属地为国外的号码打来的诈骗电话。”7月21日,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马女士通过微信告诉记者。
“陌生来电说我的快递丢了,对方让我提供银行账号要赔偿我,因为同一个号码打了很多次,我就相信了,幸亏媳妇觉得不对及时制止了我,不然我就上当受骗了。”7月22日,西宁市民郭先生向记者讲述他遭遇电信网络诈骗,差点上当受骗的经历。
“去年,我接了一通天猫客服人员的电话,称我在天猫购买的一款女装出现问题,需要我告知身份信息再次录入。我接听电话时,另一个号码为‘0971-6129110’的电话不断呼入,我挂断客服电话,接听了不断呼入的电话。”原来,给邢先生不断呼入的是西宁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的电话,就是为了阻止邢先生上当受骗。事后,邢先生询问妻子,得知妻子并没有在天猫买过东西。邢先生告诉记者:“幸好反诈中心的电话打得及时,再晚一会儿我就把身份信息告诉对方了。”
警民联手 加强防范
“近年来,大家的反电诈意识不断增强,离不开公安等部门的宣传,你看我们小区的警民联系群里,社区民警每天都会发一些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、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种类以及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相关知识,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反电诈的良好氛围。”家住西宁市城东区某小区的马女士说。
退休的李大伯每天在小区里和其他老人聊天,听到记者在了解情况,李大伯也凑了过来,打开了话匣子:“广场上、社区里,民警和工作人员通过讲解,提醒群众不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,不向陌生人透漏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、存款、银行账号等信息。现在我们接到这种电话直接挂了,根本不给骗子可乘之机。”
“不断提升自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,也力所能及地带动身边的人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坚固屏障,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,只要每个人都能做到不相信、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,就一定能够早日打赢这场反电信网络诈骗战争。”西宁市民张先生说。
拒接诱惑 捂好钱袋
“新的诈骗手法不断翻新,诈骗剧本不断升级,迷惑性、欺骗性越来越大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,一方面要提高技术含量,另一方面要提升安全意识。”王女士提出自己的看法。
“面对各种诈骗手段,要做到防骗并不困难,就是提高警惕性。只要涉及到钱,就要捂好自己的口袋,那么对方如何耍花样都无济于事。”赵女士坦言。
“强化宣传,以防为主。只要各部门多措并举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,打好‘预防针’,提高‘免疫力’,这样才能守住群众的‘钱袋子’。”西宁市民李先生说道。
“天上不会掉馅饼。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,大多都是受利益诱惑所致,轻易听信陌生人的蛊惑,难免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。”青海维源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晨告诉记者。
陈晨还给出了两点建议:要增强反电诈意识,只要涉及到与个人财产相关的信息都要保持高度警惕,绝对不要相信陌生人以任何名义提出的涉财要求,也不要相信任何超出合理回报范围的理财、投资、股票、期货等产品,更不能参与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。为切实提高广大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,筑牢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“防火墙”。近期以来,公安民警、社区工作人员、电信管理局、金融部门工作人员立足实际,宣传、管控“两手抓”,通过建立全天候、多形式、多媒介、立体化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体系,让反电诈宣传知识入眼入耳、入脑入心。
遭遇电诈 及时止损
“我每天都能接到几通归属地为国外的号码打来的诈骗电话。”7月21日,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马女士通过微信告诉记者。
“陌生来电说我的快递丢了,对方让我提供银行账号要赔偿我,因为同一个号码打了很多次,我就相信了,幸亏媳妇觉得不对及时制止了我,不然我就上当受骗了。”7月22日,西宁市民郭先生向记者讲述他遭遇电信网络诈骗,差点上当受骗的经历。
“去年,我接了一通天猫客服人员的电话,称我在天猫购买的一款女装出现问题,需要我告知身份信息再次录入。我接听电话时,另一个号码为‘0971-6129110’的电话不断呼入,我挂断客服电话,接听了不断呼入的电话。”原来,给邢先生不断呼入的是西宁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的电话,就是为了阻止邢先生上当受骗。事后,邢先生询问妻子,得知妻子并没有在天猫买过东西。邢先生告诉记者:“幸好反诈中心的电话打得及时,再晚一会儿我就把身份信息告诉对方了。”
警民联手 加强防范
“近年来,大家的反电诈意识不断增强,离不开公安等部门的宣传,你看我们小区的警民联系群里,社区民警每天都会发一些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、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种类以及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相关知识,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反电诈的良好氛围。”家住西宁市城东区某小区的马女士说。
退休的李大伯每天在小区里和其他老人聊天,听到记者在了解情况,李大伯也凑了过来,打开了话匣子:“广场上、社区里,民警和工作人员通过讲解,提醒群众不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,不向陌生人透漏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、存款、银行账号等信息。现在我们接到这种电话直接挂了,根本不给骗子可乘之机。”
“不断提升自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,也力所能及地带动身边的人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坚固屏障,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,只要每个人都能做到不相信、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,就一定能够早日打赢这场反电信网络诈骗战争。”西宁市民张先生说。
拒接诱惑 捂好钱袋
“新的诈骗手法不断翻新,诈骗剧本不断升级,迷惑性、欺骗性越来越大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,一方面要提高技术含量,另一方面要提升安全意识。”王女士提出自己的看法。
“面对各种诈骗手段,要做到防骗并不困难,就是提高警惕性。只要涉及到钱,就要捂好自己的口袋,那么对方如何耍花样都无济于事。”赵女士坦言。
“强化宣传,以防为主。只要各部门多措并举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,打好‘预防针’,提高‘免疫力’,这样才能守住群众的‘钱袋子’。”西宁市民李先生说道。
“天上不会掉馅饼。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,大多都是受利益诱惑所致,轻易听信陌生人的蛊惑,难免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。”青海维源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晨告诉记者。
陈晨还给出了两点建议:要增强反电诈意识,只要涉及到与个人财产相关的信息都要保持高度警惕,绝对不要相信陌生人以任何名义提出的涉财要求,也不要相信任何超出合理回报范围的理财、投资、股票、期货等产品,更不能参与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。